新府學小學課程體系設計
發展素養
培養目標包括:“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社會素養
培養目標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
學科素養
培養目標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
中國國家課程、美國小學標準課程、新府學自主課程
新府學九年一貫制課程體系和國際高中課程體系都采用雙維度-標簽分類系統。基礎課程、自選課程、社團課程三個層級構成了第一維度維度;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這四個“學科素養”構成的第二維度。并且大部分課程都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課程標簽對應“社會素養”和“發展素養”中的5大素養。
1.社會責任——培養學生在處理與他人(家庭)、集體、社會、自然關系等方面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使學生擁有法制意識和生態意識,誠信友善并勇于擔當
2.國家認同——培養學生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傳統、核心價值觀,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認知、理解、欣賞,提升民族自豪感。
3.國際理解——培養學生對國際動態、多元文化、人類共同命運等方面的認知和關切。在了解自身的同時,也能具備全球視野和開放的心態,尊重地球上多種多樣的文化形態。
4.人文底蘊——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積淀和人文情懷,讓學生理解個體的尊嚴和價值,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并在人文領域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認知方法和實踐方法。
5.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讓學生具備崇尚真理、理性思維和勇于探究的基本特質。
6.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在藝術領域的感覺鑒賞能力,讓學生具備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并進一步獲得對藝術表達能力,能夠將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有創意地呈現出來。
7.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獲得健全的人格和強健的體魄,通過積極的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自信樂觀、珍愛生命的心理品質。
8.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意愿,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擁有清晰的目標和科學的方法,在離開校園后繼續保持終生學習的狀態,并熟練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研究。
9.實踐創新——培養學生勤于實踐、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校園活動和交流中通過大量課外實踐、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式教學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從細節的改變體驗創新的魅力,讓他們既不因循,也不流于表面。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育龍國際學校網為第三方教育信息發布平臺,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