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國際高中,孩子逐漸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對于有明確想法將來要申請美國名校的學生來說,可能需要面臨選擇哪些國際課程的問題,到底是選AP課程,還是選IB課程更適合?
今天就來給各位爸爸媽媽介紹一下AP和IB課程~
AP,全稱Advanced Placement,即美國大學預修課程,適用于全球計劃前往美國讀本科的高中生。AP成績不但可以抵扣成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后相應課程的學分,而且AP成績也成為美國各大學錄取學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AP課程是許多學子進入世界較好大學的首選課程之一,AP課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
開設課程
目前國內開設的AP課程主要包括:
1.語言:大學預備英語、AP英美文學、AP西班牙語、AP日語
2.數學:AP微積分、AP統計學
3.社會科學:AP微觀經濟、AP宏觀經濟、AP心理學
4.自然科學:AP物理、AP化學、AP生物、AP環境科學、AP計算機
評分標準
AP考試采取5分制。一般3分以上的成績即可被大多數大學接受,并且在今后上大學時折抵多至一年學年的大學學分。少數較好大學如哈佛等,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學學分。
每一個AP科目的成績都是按照學生對多項選擇和自由做答題的回答結合起來而做出的評判。總成績是5分制。多項選擇部分由電腦閱卷計分,自由答卷部分由大學教授及有經驗的AP教師閱卷,用兩部分分數匯總來決定較終分數。
AP成績的5分和4分相當于大學成績的A,不過在部分高校里,AP成績的4分可能會被當做大學成績的B,在許多高校里,AP成績的3分大概相當于大學成績的B,不過在其他一些高校中,3分可能相當于大學成績的C。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其中,IB課程按不同的年齡階段分為3個不同的體系,分別是:IB-PYP課程、IB-MYP課程和IB-DP課程,另外增設了IB-CP課程。
課程設置
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是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因此IB課程體系既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計分方式
6個門類,每門7分,共42分,4分為及格。
TOK/EE/CAS,計3分,CAS不參與分值貢獻。
6門均及格,且TOK/EE/CAS通過,可獲得IBDP文憑。
在世界各地,學生在IB體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學大綱進行,并且于畢業時參加全球統一考試。
一年兩次(北半球于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試卷根據南北半球劃分,屬性各自完全相同。試卷的批閱及考生成績的公布也由IB總部集中處理并同時放榜。
AP vs IB
兩種課程具體有什么差異,兩者又有何作用呢?
繼續往下看~
1.增加GPA成績,平均每門AP課程成績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
2.是學生敢于挑戰學術難度、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較重要指標。AP課程是美國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比高中普通課程內容難度增加很多。
因此,美國較好大學能夠比較有把握地從學生在高中是否選修AP課,選了多少門AP課,AP課的考試成績中,判斷學生接受挑戰的信心和能力。
3.轉換成大學學分,以便提前畢業,或在大學選修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和課程。學生在高中期間選修的一門AP課程有可能轉換成三到六個學分。
1.IB單獨是一種高中課程,單獨可以作為文憑,可以申請美國大學。而AP單獨不是一種高中課程,他需要配上原有國內的高中文憑才能申請美國。
2.IB課程面廣,寫的東西多,工作量大,對中國學生來說難度較大。IB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寫作要求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和技巧。
3.IB課程文理并進,重在綜合素質的培養,每一門課程都十分注重研究過程的訓練,強調對實際問題的分析,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大量課外和社會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其實總體來說,在申請美國大學中,AP和IB課程的含金量類同,是很多常春藤學校的重要入學標準之一。AP和IB成績代表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挑戰精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名校更看重學生是否行之有效地、較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資源挑戰自己,并取得好的成績。
因此,大學招生官會要求高中升學顧問注明申請者的課程組合,跟學校所提供的課程相比,是屬于“較具挑戰性的”、“很具挑戰性的”、還是“稍具挑戰性的”。
如果一個學生沒有特別灼灼閃光的其它亮點,那么只有課程組合難度“較具挑戰性”的學生才會被較好大學所考慮。而足夠數量的IB課和AP課都屬于“較具挑戰性的”。
所以,美國名校錄取時無所謂更看重哪個成績,IB和AP沒有哪一個比另一個更重要。這些成績只是敲門磚,因此這要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究竟于孩子而言,什么才是較重要的。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ap/kecheng/199497.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