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網
    咨詢熱線:
    您現在的位置:國際學校 > 首頁 > 國際課程 > AP課程 > AP問答談談AP考試帶給我們的啟示

    談談AP考試帶給我們的啟示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國際學校網    http://www.fspmw.com    2015年01月15日

       AP,全稱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稱為大學預修課程。AP課程及考試始于1955年,由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主辦,在高中階段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共有22個門類、37個學科。該項考試的目的在于,使高中學生提前接觸大學課程,完成一些美國大學的學分課程及考試。

      1、引進AP考試,打開走向世界的另一條通路。

      高考恢復30年來,高考一直被人們看做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高考很形象地被形容成“獨木橋”,每年千軍萬馬過“橋”的情景令中外人士感慨萬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從經濟層面上促使了高中畢業出國就讀本科留學人數的增多,為高中畢業生的流向多樣化創造了條件。據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09年高中生出國留學人數將占全國出國留學生總人數的22%。在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AP考試的引進可以為我國部分高中生走向世界,邁進世界知名大學創造機會。

      2、開發中國自己的“AP”考試,為大學錄取提供參考。

      從高考誕生之日起,其改革就在不斷地進行。而今的人們更加意識到單純的高考分數是不能體現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多元評價的概念應運而生。

      在美國,大學在錄取新生時,除了大學入學考試ACT或SAT分數之外,參考的內容還有很多,如高中時的成績、教師推薦信、參與社會活動情況、AP成績等,大學可以從各個角度了解學生。與美國相比,我國的社會誠信度較低,使得大學在錄取時很多指標無法使用,

      “AP”成績同高考一樣,具有“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效能,其可信度和公平性毋庸置疑。參考AP考試成績,也不失為為大學錄取新生增加一個評價的維度。

      3、“AP”課程有利于我國的高中課程改革

      近幾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省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多選擇性。為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層次、分類別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新課改強調“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鼓勵學生“選擇性學習”,體現了國際上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但是,校本課程和選修課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國家、學校和教師付出巨大的努力。在這種背景下,將AP課程的引入中國無疑打開了一扇大門,不光可以豐富學生的選擇范圍,而且使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學習國際上課程和評價設計的較新思想和產品。

      4、在高中和大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多年來,我國的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之間,無論在課程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一直存在著一條鴻溝。中學對高升學率的追求,使其忽視了幫助學生在學業上向大學的合理過渡,使得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對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產生很大的不適應,以至導致中途輟學的現象時有發生。

      研究表明通過AP考試和完成大學學業高度相關。WWC Quick Review 09年4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同在高中階段只選修了AP課程和從未選修過AP課程的學生比較,既選修過AP課程也通過了AP考試的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學分、取得更高的GPA,其大學畢業率也明顯提高。

      因此,在中學開設類似AP這樣的課程,可以加強中學和大學在課程上的銜接,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為大學的學習做準備。

      若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點擊進入

    ?

    ?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ap/wenda/875.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咨詢電話: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郵箱:jiangyue2012@qq.com
    • 網址:www.fspmw.com
    • 合作:QQ 1009625532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育龍國際學校網 2010-2024 滬ICP備13002341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