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位于上海楓涇古鎮的上海楓葉國際學校首屆學生正式開學。這是楓葉教育集團在上海開辦的第一所學校。學校全部采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課程(簡稱“BC課程”)。
相比中國人更熟悉的AP、IB等大學預科課程,BC課程到底有什么特點?讀BC課程,申請美國大學還有優勢嗎?上海楓葉國際學校師資力量如何?招生有什么具體要求?和國內其他楓葉國際學校有什么不同?圍繞以上問題,記者走進校園,分別專訪了中方、加方校長,并旁聽了一堂科學課。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校園
一進入楓涇古鎮,放眼望去,看到一棟較高的建筑,那就是上海國際楓葉學校的代表性建筑——一棟高約60米尚在建造的鐘樓。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由中國楓葉教育集團投資舉辦,位于楓涇鎮區西北約6公里處的楓涇特色鎮“文創園區”內。學校全部采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課程(簡稱“BC課程”),學生在高中三年修滿80個“BC課程”的學分,和相應的中文課程,即可獲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中國上海市的兩張畢業證書。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足球場
1995年,楓葉教育集團在大連開設提供BC課程的高中,成為加拿大BC省第一所海外分校,受到BC省政府認可,并頒發畢業證書。18年時間里,楓葉教育集團分別在天津、武漢、重慶等地開設國際高中。業內有人把楓葉國際學校稱作“加拿大大學的預備班”。
"教育的較高目標是改變更多的人,使人們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減少沖突。"這是楓葉教育的創始人任書良博士的教育期待。
楓葉國際“BC課程”有什么特點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加方校長喬治·比格斯(George Biggs)有30年教學經驗,任BC省較好的三所高中之一Highland Secondary高中校長長達10年。同時,他另外一個重要身份是BC省12年級英語會考試卷的命題人。四年前,這位在加拿大中學退休的校長來到中國繼續他的教育事業。今年8月他和妻子搬到楓涇鎮上,每天騎著摩托車上班。
見到喬治校長,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BC課程”究竟有哪些特點?中國學生學習“BC課程”具有哪些優勢?
學生使用的加方課程都是厚厚的BC教材
他告訴我,在加拿大,每個省都有自己的課程體系,BC省是加拿大第三大省,它的課程體系強調的是“通識教育”。相比中國人更熟悉的AP、IB等大學預科課程,“BC課程”只是常規的高中課程,中國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覺非常累,但是它包括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和德育教程,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如今,“BC課程”被全世界所有大學認可。
一位中國學生的家長告訴我,據他了解,目前上海提供“BC課程”比較知名的學校有南洋模范中學的“BC班”,以及協和教育集團在上海協和教科實驗中學里辦的“BC班”。經過比對,他還是選擇了具有一個完整“BC校園”的上海楓葉國際學校。
跟那些單純提供IB課程的學校相比,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學生,的確可以說是“沉浸”在加拿大高中學習氛圍中。由于“BC教材”非常厚重,所以學校學習加拿大高中的做法,在教學樓給每個學生都設置了儲物柜。
教學樓給每位學生放置教材的柜子
入學學生按照英語水平被分為“基礎班“、“中級班”和“4 BC班”班。其中人數較多的“4 BC班”每天上5節課,其中一節是語文、歷史、地理或政治中的一門,另外四節均是“BC課程”,全部由加拿大籍外教上課。根據BC省的要求,高中課堂每節課時長70分鐘。
和那些學習IB、AP等大學預科課程的中國學生相比,楓葉國際的學生顯得比較輕松,學校并不鼓勵學生挑燈夜讀,晚上6點50分]到9點是教室自習時間,寢室10點準時熄燈,若學生有夜讀需求,可以去寢室一側24小時供電的自習室繼續學習。
跟中國傳統高中相比,楓葉國際學校的學生生活豐富、全面。每天早晨,學校會安排學生自主晨讀英語10分鐘,外教領讀20分鐘。上午課間會做太極拳。周一至周四下午四點課外,學生必須兩天參加社團活動,比如模擬聯合國、DI創意思維小組等,兩天參與社區服務,比如學習互助志愿者,幫助招生老師進行學校宣傳、制作海報等。
上午課間學生在打太極拳
如今學校除了南北兩棟教學樓、三棟宿舍之外,還有一棟綜合樓。校長喬治告訴我,等到明年11月份,學校就會邀請50多所加拿大和美國學校來學校展開教育巡展,同時給學生做申請大學的指導工作。
親歷一堂“BC課”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分為“行政班”和“學術班”兩個教學概念。98名學生分屬4個不同的行政班,有四名中國老師負責管理,有點像傳統學校的“班主任”,行政班的教室,不做上課使用,而是作為學生的課后俱樂部活動地。
“學術班”采用走班制,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必修、選修課程去固定的教室上課。記者隨即看到一名學生的課表:高一第一學期[學習BC社會學、BC戲劇、BC文學入門、BC科學、BC數學,以及中國文化課6門,其中前三門每天都有一節課,BC數學和BC科學隔天上課,中國文化課每天一節,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科目輪換上。
采訪當日,記者走進了上海楓葉國際高中的科學課課堂。
一進入教室,就發現它和傳統高中的教室很不一樣。課堂約為20人,學生的課桌不是一排排面向老師的,而是一堆一堆,通常四人的課桌拼在一起,組成一組,每組由兩個男生兩個女生組成。每兩周由老師分配,換一次組員。
科學教室的裝飾,由師生共同布置完成。一位學生回憶說,開學第一天,科學老師茱莉亞-麥克唐納(Julie MacDonald)拿來好幾張海報和打印的彩色圖片、英語生詞條等,讓學生布置教室。他們把右墻布置成生詞墻,其中貼滿了化學名字,但生詞墻較中心的一個單詞,是“Family”。左墻是一張深色海報,彰顯老師對“科學”的理解。
科學課堂的一面墻壁上被科學老師布置成單詞墻
海報上有這樣三句話:如果你沒有犯錯,那么你錯了;如果你沒有糾正錯誤,那么你真的錯了;如果你不接受你犯的錯誤,那么你就等于什么都沒有做。教室后墻布置地更隨心所欲一些。其中當中的黑板留白,旁邊圍繞著一些有趣的額海報。比如,有一只戴著眼鏡書生氣十足的白貓,上下寫著兩行英文字:我來說一個化學笑話。它可沒有化學反應。
10年級的BC科學課課本,足足有620頁那么厚。教授科學課的老師是一位身材嬌小的青年女老師。乍一看,還有點象研究所的學生。上課時,穿著休閑西裝和藍色高跟鞋的她一下子變得“職業”起來,她的英語吐字悅耳清脆,說到重點時嗓音高低起伏尤其明顯,把煩人化學方程式,解說地有點象一首悅人的歌曲。學生們對這個外教完全沒有生疏感,私底下叫她“麥當勞”。
10年級的科學課,用的是BC教材
這是當天的第五節課,耗時70分鐘。
跟中國傳統課堂老師講述教材不同,茱莉亞先花了20分鐘時間講述五種不同類型的化學反應,比如化合反應,單分子反應,復分子反應,氧化反應等。然后,就到了游戲環節。她給每個學生一組化學反應式,其中缺了一些關鍵的元素,讓學生思考自行填補上,接著她讓學生和同伴交流,拿到相同化學反應式的學生組成一個新的小組。
一時間,學生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動開去,嘰嘰喳喳,尋找起同伴。配對成功后,她讓每組學生將反應式的紙條貼在教室后墻。很快,后墻起了“化學反映”,條型,雪花型,扇型的紙條把黑板裝飾地很生動。“我開始以為你們都會很工整的貼紙條,沒想到那么有創意!”老師鼓勵說。
科學課教師茱莉亞
此時,課程已過半,下一個環節開始了。茱莉亞讓孩子在課堂做起作業。她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A4紙,當學生抱怨說題目太多,肯定要留到課后時,她打氣說:“大家可以依靠集體的力量,同組學生是可以相互商量完成的。”于是,學生開始埋頭做作業,時不時有學生交頭接耳,借字典、借修正帶,老師則悄悄地走過每一個同學的身邊,默默地看他們的答題情況。
科學課堂背后的黑板
20分鐘后,課堂進入較后一個環節,分發作業和上周小測試的試卷。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小男生居然格外緊張起來。“這次Quiz巨難。”他小聲告訴我。很快,老師先發下作業,男生拿了32.25/38分,他拿出計算機算了百分比,“86.01%,是A!”他興奮地對我說。接著發測試卷,他用手遮住成績沒有讓我看,而是和周圍的同學一樣,飛快地按著計算器,查看分數的百分比。在楓葉國際,86%以上可以獲得“A”。
究竟為什么學生會對分數如此在意?
中方校長周家祥告訴記者,所有楓葉國際學校采用加拿大和美國流行的“PowerSchool網絡評價系統”,針對學生的每節課課堂出勤、課堂表現、成績都會做出及時的網絡回饋,每天及時跟新,除此之外,對于學生課間操、晚自習的情況也有記錄。“每個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生活,畢竟我們是上海金山的寄宿學校,家長看不到孩子的一舉一動。有些家長英語一般,跟外籍老師交流有些困難,但通過這個系統,也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近況。”
“規劃課”和領事制度
在楓葉國際學校,學生每修完一門BC課程,可以獲得4個學分。學校規定,畢業時需修滿80個“BC課程”學分。我注意到,在高一(10年級),BC課程里有一門名叫“規劃課”的課程。中方校長周家祥告訴我:“這是BC課程很重要的特色。他讓學生很早就進行理想規劃,老師也可以給予源源不斷的的升學指導。”
在BC規劃課的課堂,學生被要求查閱全球各大學的資料,并選定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方向,查閱該大學的錄取要求,尋找自身和大學錄取要求的差距。
在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教學樓,我也看到每隔兩三步,就有一幅大學海報,比如主教學樓一樓墻壁上張貼著斯坦福大學、阿爾伯塔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多倫多大學的海報,其中表明地理位置,建校日期,以及校訓。比如多倫多大學的校訓是:像大樹一樣茁壯成長。
學生活動海報
當學生讀到高一下半學期,通常是三月份,學校要求學生選定大學專業的大致方向:學文科、理科、工科還是商科等。這樣一來,每個學生在高二的選課時就可以做到有所側重。每學期,學校平均為學生開10門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其中的5門課。
“我們這么早讓學生選學校,選專業,并不是把上名校作為他們上學的目的。考上哈佛并不意味著成功,我們鼓勵孩子更加個性化的追求。”周家祥校長說。
外教和學生在圖書館
在今年9月擔任上海楓葉國際學校校長前,周家祥擔任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女校)校長。他說曾經有一位學生拿到了12個全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包括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全球排名較好的大學,但較后她卻選擇了靠近尼加拉瓜瀑布旁邊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那里風景很美,又有她喜歡的專業,是她的興趣所在。”
不過,周家祥也補充說,對于那些具有名校競爭實力的學生,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也力爭提供較優質的培訓資源。他告訴我,楓葉國際學校全球校友聯誼總會現任秘書長任鴻鴿從楓葉國際畢業后考入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緊接著在哈佛大學拿到全獎讀研究生。如今,他是“神魚項目”的總監,該項目在楓葉國際的校區選拔3%的較好學生,邀請名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輔導,助推這些成績優異的孩子考上哈佛、耶魯等世界較好名校。
除了80個“BC課程”學分外,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學生,還需要修其他74分學分,包括中國人文課程外,有三門楓葉國際的特色課程:社會實踐2分(每年寒暑假都需要進行課外實踐),社區服務2分(每周一到周四至少兩天放學后進行志愿者服務,每次一小時),以及領事課程2分。
領事課程是楓葉國際自主研發的項目,貫穿學生整個高中生涯,每個學生都會有一位專屬“領事”。
學校的“領事”,有點像外國高中的“導師”,不僅對學生進行學業上的關懷,更是一種情感關注。
比如說,上海楓葉國際學校開學沒多久,就有一位學生,入學后短短幾天時間,破解了全校所有的WIFI密碼,有些甚至是32位的密碼。這樣一位“計算機天才”讓老師又欣喜又頭疼。
“我們肯定不會像傳統的高中那樣,給那名學生警告或處罰。大體上,我們對他的行為是寬容的,但我們的領事會找他談心,告訴他這樣做的危害,但是我們為你小心翼翼保護他的興趣為前提。”學校招生辦張琳琳老師告訴我。
張琳琳曾經在武漢楓葉國際學校擔任過“領事”。她說,申請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在校成績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學生在校表現、領導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學生綜合素質,而領事從學生入校起就通過領事課程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們融入,積淀,飛躍,為成為國際化的精英人才打好基礎。
學校籃球場
她舉例說,她以前有一位學生每年寒暑假都會去新疆一所孤兒院當志愿者,她一直鼓勵這位同學一定要堅持下去。高三時,孤兒院出了意外情況,這位同學學生請了幾天假回去新疆幫助處理。當時正值美國知名文理學院卡爾頓學院院長來學校進行招生宣傳,聽領事說了那名學生的事跡后印象深刻,較終給那位素未謀面的女孩發了錄取通知書。
由于今年9月才正式開學,如今上海國際楓葉學校僅有98名高一學生,教師27人,其中8位中國老師教授語文、政治、歷史和地理課,5位領事老師負責學生管理及領事課程,5位中外教師負責英語強化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還有9位來自加拿大的外教負責加方課程教學。學生每年的學費為9.5萬人民幣。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中方校長周家祥告訴我,這些年,在內地的其他楓葉國際畢業生100%獲得外國大學錄取通知書,其中一半進入全球百強大學。近年來,畢業生進入加拿大大學的數量下降,約為70%,進入美國大學的學生數量上升,約為20%,其他10%進入英國、澳洲等國。
2013年全國各地的楓葉國際學校全部畢業生1374名,其中109人獲得多倫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所大學在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的2012年度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19位。另外200多名學生獲得阿爾伯塔大學錄取通知書,該大學石油開發專業非常有名。由于錄取楓葉學生眾多,在加拿大,這所大學甚至被稱為“加拿大的楓葉校區”。
(本文節選自:《外灘教育》)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ban/xuexiao/190591.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