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幾天里,西外大校園里同時有好幾場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的活動。
體育館內小學三年級的“十歲集體生日”儀式;大操場上雙語融合課程部的“運動日”(SPORTS DAY );中午時分學生會在西外廣場組織的“周周演”及“小蜜蜂公益計劃”的義賣活動。
小樹林邊上,還有著師生家長的植物印染試驗工作坊;邊上的百草園,不時有師生家長在鋤草澆水;校園靠小操場邊的小高爾夫練習場,師生們在揮桿練習;經典教室里,民國大師系列講座之四——“胡適與北大”正在熱烈對話討論中;三樓的創客空間,美國“大兵”(外教)肖恩正帶著孩子們在設計他們的創意產品;西外的品格小銀行和小木屋里的”Happy Go” (英語創意小超市)也擠滿了正在“存款理財”和“購買交換”的學生們。
語文課堂里的“輕閱讀”;創新工場的“多肉植物”花房;小劇場里師生排演的《雷雨》;虹橋藝術館即將開幕的西外學生藝術展。
正在西北三秦大地行走的初一師生們,在黃帝陵尋根問祖;而遠在加拿大參與世界課堂的西外師生們,也與當地學生與家庭,共同學生生活……
無邊界的西外教育時空中,充滿著“歡聲笑語”和師生們自由自在地交流分享探索的愉悅氛圍。
有時,站在校園里,看著每天由師生們自發自組織的各類“大課堂”,很為我們的師生自豪和驕傲。學校除了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每天教室內的講課、作業及考試,還應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及生活,校園應成為師生舒展燦放生命、樂活悅己愉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場所。
校園處處,要成為師生能發現和發掘自己潛能、興趣及抒發情感及想象的平臺。校園不能只有學業與考試的壓力和重負,更要有師生追逐美好生活及對自然、美和生命意義的感悟及體驗。教育是無數個生命舒展成長的過程,應該有“笑容”、“歡快”、“愉悅”及“燦放”。也許,教育的現實,確實會給我們帶來各種沉甸甸,難以擺脫的壓力,但在我們的教育“伊甸園”內,要能看到師生們發自內心的燦爛笑容。
校園,應成為師生們生命舒展成長的“樂園”。
來源:國際學校網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huodong/linmin/19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