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辦學權威,美國學籍
利弗莫爾國際學校依托美國總校從幼兒園到高中(K-12)成功辦學經驗,引入美國優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中美兩國教育優勢,融合中美核心課程,充分挖掘中國學生在數理化等方面的天然優勢,發掘在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升入了全美性價比較高、競爭較激烈的優秀大學,實現自己的留學夢想。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和世界眼光的多元化國際人才。學生入讀即注冊美國高中學籍,班級構成國際化,采取中外學生混班制,成績合格可獲得美國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
2. 原版教材,英文授課
美國原版教材,西方文化活動以及中美學生互動,打造純正的英文環境,學生不出國門感受國外純正的語言和學習環境,為學生心智發展和環境適應等各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小班授課,分層教學
小班教學,根據學生需要制訂學習計劃,實施導師制和一對一個性化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打破國內傳統的"固定"課堂模式,根據學生實際能力進行分層教學,走班上課。
4. 學分互認,沖刺CPA
利弗莫爾國際學校率先引入"CPA(Characteristic Point Average——綜合素質成績"理念。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達到美國大學申請條件,學校深刻解讀美國大學招生思路,利用過程教育和實踐活動補充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校內外活動,為學生升學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人才的標準不再局限于考試成績(GPA——學術成績),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綜合素質(CPA)的學生才是硬道理。
學校配備專門的活動指導老師,定期開展一系列充滿趣味、豐富多彩的課外交流活動,如:模擬聯合國、美國常春藤等世界名校暑期課堂、啟智學校獻愛心,以及國際學生交流等活動。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們充分沉浸在學習、藝術、課外活動之中,在積極互動、輕松愉快的教育氛圍中,了解中西文化差異、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能力。學校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通過開展各類社團活動,綜合考量學生們的領導力、創造力、溝通能力以及在各種比賽項目中的名次,給予相應的CPA分數。學生們還可以帶著學分進入到美國總校學習,與當地的學生生活在一起。
5. 精英教育,問鼎名校
學校提供全程貼心的教育服務,從學生的學習跟蹤、生活安排、監護管理、個性發展、學校融合、升學指導、心理咨詢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都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系統。課程的目標是讓所有的學生能申請到美國較好大學,強調學業與綜合素質能力方面的培養。同時,中外教師聯合對學生升學做指導,協助學生申請大學,確保優秀學生進入美國排名前30名的大學,包括常春藤名校。
獲得了較權威的WASC認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LVCP為學生提供不同領域的課程,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目的選擇一個領域進行學習和實踐。學生可選擇的領域有:人文科學與藝術、環境科學與可持續研究、商務管理與企業研究(企業家精神)、應用科學與技術。學校分別在加州和中國深圳建立世界500強企業實習基地以便在各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或實習的機會。例如學生對醫學感興趣,學生可以選擇與醫學相關的課程,社區服務和課外活動。
中美教學差異比對:
一、課堂教學方式的不同——美國的高中教育富有創造性和想象力,極其重視參與交流和實際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們耳目一新的視聽沖擊。
我國中學課堂授課方式基本上是講演式教學,雖然有時也搞點討論,或做些實驗,但是所占時間不多,學生參與程度不高,基本上就是聽課,以聽懂、記牢、模仿、學會為主。課堂上氣氛較嚴肅,學生不能隨便說話,提問要先舉手,回答問題時要起立,學生心理比較緊張。而美國中學 上課氣氛比較活躍,做實驗比較多,討論也比較多,學生可以隨便提出各種問題,學生參與程度較高,思維活躍,學生沒有緊張心理,在比較愉快的環境中自由的學習。
二、上課形式上的區別——LVCP根據學生實際能力進行分層教學、小班授課,實施走班制和導師制管理。這也是從初中的"純管理模式"向大學的"學生自主管理"過渡的一個階段。
在中國的高中,每個班的學生都有固定的教室,由不同學科的老師來教室上課。這樣學生在課間的時候基本上不活動,老師倒是要不停的趕去下一個班教課。在美國的高中,老師有自己的任課教室,學生根據所學的課程的不同,每節更換不同的教室。課間時,學生要抓緊時間以保證在上課前進入教室。全體學生都在快速運動著,老師則可以留在自己的教室里準備上課,不用四處走動。
三、課程設置不同——美國的高中教育極具選擇性和自主性,豐富的供給滿足了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和美國不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國的教育是在培養科學家,是想把所有的人都培養成科學家。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一個班的學生中,較后成為有成就的科學家的人可能很少,甚至沒有,多數學生都會從事基礎行業的工作。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不僅僅只有科學家才是人才,凡是有某種特長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人才。
中國高中的課程以基礎課程為主,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以應對會考、高考。美國高中設立多元化課程,除了幾門課必修以外,其余課程學生可按自己興趣進行選修。LVCP還根據高中課程的難易程度劃分出了:通用核心標準課程、榮譽課程以及AP美國大學先修課程,供學生們自主選擇。
在中國高中,同一年級的學生(高一、高二)所學的科目都是一樣的,即每個同學受到的教育是一樣的,學生的個性因此而受到束縛。美國的教育是在培養多樣化的人,讓不同的學生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受教育的方向。一個學生如果是當花匠的材料,就要把他培養成較出色的花匠,這可謂充分地體現了因材施教。
中國高中生的校內生活緊密圍繞著兩個字"學習",派生出來的詞匯諸如:課本、練習冊、考試(統練)等,校園學習氣氛很濃。美國高中生的校園生活相比之下要輕松許多。除了上課學習以外,學生還有很多其他活動可以參加,這些各式各樣的活動培養了學生對新事物的興趣,從而有力地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為今后選擇目標和專業奠定基礎。
其實美國的高中生也都很忙,只是他們努力的方向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美國高中生的忙是自己選擇的,做的都是自己認為對成長有幫助并且又愿意去做的事,雖然忙碌,但樂在其中,自己覺得是一種享受。中國學生的忙,經常是外在強加的、自己感到無可奈何,忙得不情愿,自然是一種痛苦。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lfmenj/197871.html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育龍國際學校網為第三方教育信息發布平臺,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