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雨神器!”
“32號45元第一次——32號45元第二次——32號45元第三次——成交!”
隨著拍賣師的槌起聲落,美視體育館內歡呼聲此起彼伏,大家為32號小朋友競得了“遮雨神器”表示祝賀。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拍賣會。
參與競拍的是PYP二年級的同學與家長,每一件拍賣的物品都是各個班競選出的寶貝。
IB-PYP二年級的“跳蚤市場——親子商品交易”就在這樣熱烈的氣氛之中開始了。
瞧,體育館里人頭攢動,熱情洋溢,冬的寒冷消失得無影無蹤。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一起走進孩子們的市場吧!
鏡頭一
孩子們有條不紊地布展物品。
每一件舊物都是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經過親手細致地修飾,搖身變成彰顯個性和創意的寶貝。
鏡頭二
活動主持由三位小主持人擔任。
可別小瞧他們!孩子們主持起來,從容自如,大腕風范,引發臺下陣陣掌聲,瞬間點燃現場熱烈氣氛。
伽利略說過,給我一個杠桿,我能撬起地球。那么,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就能成就他的未來。
鏡頭三
“阿姨,您好!請問您需要什么?”
在一個攤位前,孩子們用甜甜的笑容,禮貌的用語一下逗樂了前來參觀的家長。
“你的布娃娃定價高了,少5元,賣嗎?”家長開始與孩子討價還價。
“這個布娃娃給予我自信與堅強,相信這份自信同樣能傳遞給你,這個價錢值得啊!”
孩子的一番話,頓時讓家長感到物品的特別,雙方愉快成交!
活動中場時,孩子們又與家長輪換,從售貨員變為顧客。
“阿姨,20元的價錢還是高了,再優惠點吧!”
孩子們在購物活動中逐漸變得理性起來,學會精打細算,綜合運用在“我們是誰”超學科中探究的數學知識和語言技能。
家長感言
“《我們是誰》主題實踐探究活動----跳蚤市場,讓孩子懂得了人與人、商品買家和買家的關系,通過大膽自信的口語交際,把錢幣的辨認找補和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充分應用在交易過程中。”
“感謝學校組織本次拓展活動。孩子在銷售和購買過程中,對金錢的作用有了直觀的感受,能熟練運用計算方法。同時,社會角色的轉變,更能促進孩子積極觀察和認識社會。”
“感謝學校組織了本次家校工作坊,幫助孩子探究了買賣的角色和行為,還懂得了掙錢的辛苦,我們家長也借此機會陪伴了孩子,分享了快樂。
家長反饋表
結語
以“跳蚤市場”活動為載體,創設體驗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關系里的角色和行為”,感悟“團結合作”、“友善交往”和“勞動快樂”,培養學生勤于實踐、樂于合作、敢于交往的優良品質,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及社會綜合實踐能力,建立初步的經濟價值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借助家校社區平臺,積極創造實踐的機會,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鍛煉,每個行動得以有效地落實,這是IB—PYP學習社區中每位家校學習者共同的責任。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meishi/19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