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攜手IDP教育集團全球首發。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攜手全球較大留學服務機構IDP教育集團,全球首發2013-2014年世界大學排名,成為學生、學術人員、大學領導、行業與政府等對世界大學進行比較或選擇時參考的黃金標準。
榜單亮點
· 加州理工依然表現優異,雄踞榜首蟬聯世界大學第一寶座。2012年的亞軍哈佛被并列第二的牛津和斯坦福趕超,屈居第四;
· 和2012年一樣,美國軍團繼續主導世界大學排名:前10名中美國院校就占7席;前200中美國院校占76席,比2012年多一名,體現了美國作為第一教育強國的無可爭議的地位;
· 亞太地區的大學整體表現呈上升趨勢,而西方大學的排名則有所下降;澳新、日韓和中國高校群三足鼎立形成亞太高等教育圈,18所亞洲大學進入200強且排名令人刮目相看;
· 澳大利亞大學的表現令人驚喜,不僅有6所大學進入前100,著名的澳洲“八大”全部進入200強,而且整體排名有可觀的進步;
· 英國有31所大學進入200強,牛津躍居第2,劍橋位列第7,帝國理工緊隨其后排第8,UCL和2012年一樣保持第17位,然而英國軍團的整體表現比2012年遜色,很多大學名次下滑;
· 8所加拿大院校躋身前200,其中5所位列前100榜單;多倫多大學跌出前20,除了2所大學排名上升外,其他在前200的大學座次均有所下降;
· 中國大陸有兩所大學進入200強:北大(46)和清華(54),且都比2012年的排名有所上升;
專家解讀
Times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較權威和綜合評估的大學排名,由湯姆森路透集團對各大學提供的原始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及確認。2013年繼續沿用去年的評估標準和方式,使用13項指標對大學的核心實力進行評估 – 教學、科研、知識轉化和國際化。基于同樣的評估標準,2013年的數據分析結果很明顯地顯示了高等教育實力正從西方國家向東方逐漸轉移。
位于榜單前列的幾所大學評估得分都非常接近。哈佛大學僅以0.1分之微差屈居第四,斯坦福以93.7分牛 津并列位居第二。斯坦福和哈佛的“國際化”這一指標均皆因其有限的國際辦公室工作人員與國際學生、以及較少的研究論文而有所下降,但哈佛的此項得分下降超過斯坦福。牛津大學的排名提升得益于其提高的研究生產力單項得分,單位學術人員在領先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更多的研究論文,而且2012年牛津在研究方面的收入還增長了6%。
雖然美國軍團在榜單上的表現風光無限,但部分美國州政府削減其對州立大學的科研經費已經影響到此類大學的排名,51所院校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著名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排名從2012年的38名降低到44名,賓州州立從51名下滑到61名,麻省大學從64名下降到72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從127名下降到148名。然而,其亞太地區的同行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進行了更多的投入;
英國大學的整體表現也受到類似問題的困擾。由于英國政府削減高教經費,英國的頓迪大學跌出前200名,而進入前200的31名英國大學中,19所大學的排名有明顯的下滑。一些聲名卓著的老牌大學也未能幸免:布里斯托大學從66位跌至74位,格拉斯哥大學從102位跌至139位。
與西方大學的排名疲軟形成強烈反差,亞太地區的大學排名呈強勁上升之勢。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的編輯Phil Baty 評論說:“雖然今年國際招生領域存在一些高層次的問題,以及一些聲譽方面的挑戰,澳大利亞大學在今年的排名中表現強勁。”隨著阿德雷德大學重返200強,進入200名的澳洲大學比2012年多一所,而且大多數澳大利亞院校的排名都有提升,原因主要在于在科研方面都獲得了高分,包括員工的學術論文及論文被引用產生的影響。很顯然,澳大利亞正在為其大學加大投入,增強各大學在國內和國際的研究能力。排名較高的墨爾本大學躋身前30(第28名),遠遠超過位于37名的澳國立。而素有“南半球的牛津”之稱的悉尼大學表現則不盡人意,是少數排名下滑的澳洲大學;
中國連續15年對C9研究型大學的持續投入已經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成為國際同行們進行聯合科研、學生/教師交換和聯合辦學的合作伙伴。中國進入200強的北大排名從2012年的49位上升至46位,清華從2012年的71位超過19所大學躍居第52位,這也得益于其研究論文的影響力提高和行業資助的增加。然而,2012年榜上有名的中國科技大學跌出前200強。復旦接近前200,南京大學則維持在250名至275名之間,上海交大則維持在275名之后。
新加坡的大學也隨著其國家經濟的發展而座次上升,新加坡國立大學從2012年的40位躍居第29位;南洋理工大學更是從2012年的169位火箭般迸發,一躍上升到第86位,提前了83個座次。
韓國大學在2013年的排名中也有突出的表現。幾乎每所進入排名的大學比2012年的座次都有提升,更為可圈可點的是:首爾國立大學從2012年的124位一路凱旋上升到59位,而且另一所韓國大學延世大學也突破前200排名第183位。
Phil Baty如此評論澳大利亞大學的崛起:“毫無疑問澳大利亞正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從西到東的轉移現象。澳大利亞臨近亞洲充滿活力的創新與研究的熱點地帶,如果能充滿利用這種超越歐洲與北美的地理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澳大利亞將會成為亞太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IDP教育集團對國際學生所作的消費行為調查顯示:1/3的被訪者表示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是他們選校的重要參考信息。37.9%的受訪中國學生、36%的印度受訪學生以及34.6%的中東地區受訪學生認為:院校的排名和聲譽是選擇留學國家和院校較重要的考慮因素。67%的受訪學生表示了解Times世界大學排名。
世界大學排行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ürich)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paiming/342.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