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英語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評估測試)。由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主辦,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承擔SAT的命題及閱卷工作。
SAT在1926年首次出現,曾進行過多次改革,比較厲害的一次出現在1995年,不但改動了題目難度、測試成績的分值比例,就連SAT當時的全稱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學術才能測試)也改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評估測試)。學術“才能”測試變成學術“評估”測試。一詞之差,強調了測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在中等教育階段時的綜合素質,而不僅是學生應付測驗的智力表現。
類似中國思維中的“高考成績”,申請美國大學時,除了要提供TOEFL、IELTS等語言能力測試成績以外,絕大部分美國大學都會要求國際學校學生提供SAT成績或ACT成績。但從比例上看,SAT由于歷史更久,發展時間更長,因此被更多的美國排名較好大學所接受。
SATⅠ推理測試(Reasoning Test),也是平時所稱的SAT考試,主要測驗考生的閱讀、數學和寫作能力,每部分滿分是800分,總分是2400分。SATⅡ專項測試(Subject Tests),涉及數學、物理、化學、外語(包括漢語)等,被統稱為SAT2,一般美國大學只要求中國學生需參加SATⅠ考試,只有個別院校或專業要求提供SATⅡ的單科成績。
以下著重介紹SATⅠ推理測試(Reasoning Test)的內容
考試總時長3小時45分鐘(225分鐘),分為10個區(Section),分第一至七為25分鐘區,第八、九為20分鐘區,與第十為10分鐘區。
考試內容包括:
1、閱讀(Critical reading):不僅有閱讀,還有句型填空,主要測試考生在閱讀理解和句子完成方面的能力。句型填空19道題,閱讀理解48道題,句型填空大致是按難度順序出現的,先出現的題目比較簡單;閱讀理解部分不按難度排序。分到2個25鐘區,1個20分鐘區,總共70分鐘。
2、數學(Math section):題型主要包括44道五選一的選擇題和10道需要填寫計算步驟的簡答題,數學部分大致是按難度順序出現的,先出現的題目比較簡單。分到2個25鐘區,1個20分鐘區,總共70分鐘。
3、寫作(writing):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篇25分鐘的文章(Essay),要求有頭有尾,并且帶有自己的觀點。25分鐘+10分鐘區的語法選擇題(Writing MC),主要測試考生是否能夠改進句子和文章組成,總共60分鐘。
十個區中,還剩一個25分鐘區是SAT考試不計分的加試題,考題內容可能是閱讀、數學或寫作的任何一部分。但由于在考試過程中,考生無法在區間中跳進,所以在完成全部十個區的考題之前,無法知道哪個區為加試題,所以必須認真對待每個區。
SAT考試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關系,主要是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但和TOEFL、IELTS等語言類考試相比,雖然SAT并非語言測試,但它是同美國高中生統一標準的考試,因此單詞的難度就比一般語言測試反而高的多,尤其2005年改革后新增的寫作部。因此,中國考生不應把SAT僅僅理解為以語言為載體的學術測驗。
SAT考試在美國本土每年舉辦7次,海外每年6次(每年三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以及一月的較后一個周六舉行,但三月的考試僅在美國本土進行)。中國大陸不設SAT考點,大陸學生較近的考點在香港。考試成績兩年有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考試,選擇自己較滿意的一次成績申請心儀的大學。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sat/kaoshi/3614.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