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試是美國高中生進入美國大學需要參加的考試,也就是美國的“高考”。近日,美國也傳出消息:2015年SAT考試將面臨改革——怪癖的生詞將減少,考試將更看重實用性和邏輯性。
俗稱美國高考的SAT考試有可能較早在2015年進行改革,這個動議今年2、3月間就已經提出,具”體怎么改目前還沒有定案,但基本的原則已經大體有了眉目。
SAT是美國大學理事會主辦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俗稱“美國高考”,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名校的重要參考。SAT考試總時長3小時45分鐘,共有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數學(Mathematics)和寫作(Writing)三個科目。目前在中國大陸沒有考點。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澳門、日本、韓國等國際和地區都設有考場(除每年3月),大陸考生可以選擇在這些地方進行考試。
中文名稱為“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的SAT考試究竟有何魔力,吸引了如此多的考生?它被中國的學生和家長稱為“美國高考”,作為進入美國大學的入場券,這幾年參考的人數持續增加。因為在內地不設考場,學生一般赴香港或新加坡參加考試,到香港考的人更多些。
如詞匯部分,SAT考試改革之后,將用更日常化的詞匯來代替一些比較偏門的單詞,它所選的詞匯將來在大學、工作及生活中都能用到。新版SAT的數學部分也將有變化。“它不應該僅僅是挑選正確的答案”,SAT考試主辦方、美國高校委員會主席大衛·科爾曼說,“而更側重對數學要點的解釋和理解,并能將其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對此調整,一位SAT老師表示,新考試形式出現后,需要一段時間讓中國學生和老師來適應,但總體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SAT考試的精髓不會變——批判性思維。“只要在準備過程中側重這方面的訓練,即使出現新的考試形式,也不用太過擔心。”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不能掉以輕心。比如詞匯表面上看是簡單了,但并不代表題目的難度降低,還是要做好充分準備。
由于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考查,因此專家建議將在2015年10月之后參加考試的學生,從復習之初就要調整思路,回歸英語本源,將自己投入到英語環境中,多閱讀英語原版小說,尤其是19世紀的美國文學作品,這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有很大幫助。“新的考試加入全球化的內容就要求學生有更廣的閱讀面有更深厚的知識積累。所以那些綜合能力強、知識面廣的學生會更占優勢。”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