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關于SATⅡ對我們中國考生有啟發的數據集中在表格中。
在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得知,考生選擇SATⅡ考試科目數均值為2.53,這與中國考生習慣性報考3門SATⅡ的現狀基本吻合,這對仍在糾結是報考2門還是3門SATⅡ科目的學生具有極好的指導作用。有意思的是,表19同時提供了SATⅡ考生的SAT考試各部分的平均分,按照閱讀、數學和寫作的順序分別是610、650和616,它顯著高于整體的SAT考試相應部分平均分:496、514和488。它幫助表明了中國考生參加SATⅡ考試的意義。在絕大多數學生看來,SATⅡ是需要花費一個月左右時間準備、再去一次香港解決的考試,是申請美國大學時的硬性要求。但SATⅡ考試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選擇考試科目等方面我們考慮甚少。從表19給出的數據來看,SATⅡ考生群體在SAT考試中表現很出色,是所有考生中的佼佼者。
結合表20釋放出的信息,排除中國考生普遍回避的SATⅡ語言類以及數學(1)科目(排除語言類考試的主要原因是太難,排除數學1的主要原因是太簡單),我們就英語文學、美國歷史、世界歷史、數學(2)、生物(M)、化學和物理等7科進行討論。在這7個科目中,中國學生普遍喜歡選擇后4個科目,而一些信心十足或者希望與眾不同的學生有時候會挑戰性的選擇美國歷史、文學或者世界歷史。在這7個科目中的考生范圍內,SAT考試三個部分較低平均分為閱讀605(SATⅡ物理)、數學617(SATⅡ文學)和寫作618(SATⅡ物理),三者之和達1840分。理論上講,假設其余申請條件正常,1840分對中國考生而言,已具備被排名介于50-65之間的美國名校錄取的可能性。從SAT和SATⅡ兩個考試結合來看,其構成了現實中美國排名前60的名校競爭門檻。
表格21-22的數據可以進一步加深我們對SATⅡ考試的理解。數據顯示,文學、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第75個百分位數(75th percentile)分別落在700、730和720分上,而數學(2)、生物(M)、化學和物理的第75個百分位數分別落在770、730、750和750分上;在上述提到的所有7個科目中,第50個分位數較低也落在630分。這個數據表示了學生在選擇SATⅡ考試時,更多基于對自身優勢科目的權衡,其選擇的目的是自身優勢較大化。可以說,盡管SATⅡ考試是美國大學要求申請者參加的考試,但它對考生的意義在于通過理性選擇自己的強勢科目而凸顯考生競爭優勢。針對中國考生也解釋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應該抱著較大化凸顯自身優勢的目的去選擇考試科目還是希望借助SATⅡ考試使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答案顯然是前者。針對大多數中國考生,在具有絕對優勢的數學(2)、物理、化學和生物中做選擇是理性的,除非某些大學對某些專業有專門的SATⅡ考試科目要求。
以上所有給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sat/wenda/1643.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