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網
    咨詢熱線:

    深大留服橘郡美高:智者眼中,手機不再是玩具,更是思維工具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當年,剛有PC互聯網的時候,國人更多把其當作娛樂瀏覽手段,西人更多將其作為搜索學習工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人繼續把手機當玩具,放任被手機驅使。但智者更把手機當工具,爭做手機主人。智者會利用手機快速汲取能量,而非聽憑別人想法擺布,讓自己變得更加捷敏寬廣。

      手機成癮已成為一種現代病,很多人時刻離不開手機,如果哪天出門沒帶手機,會一天魂不守舍,甚至深感寸步難行。看看大街上、地鐵上、公交站、咖啡廳、十字路口,幾乎每個人都是手不離機。

      大人對手機如此著魔,更何況我們的孩子。

      但有些人士,同樣使用手機,不但不影響工作、沒影響學習,手機反而成了學習好幫手和工作小助手。

      認識一個朋友,手機玩得極溜。很多同事調侃他說,手機誘惑太多,不要玩物喪志。可幾年下來,朋友業績蹭蹭漲,個人成長也愈發優秀,孩子學習成績不降反升。

      跟他聊天,他說自己這些年用手機,發現很多好東西,手機成了他的工具,比如可以幫他做好時間管理,可以選擇一些內容豐富的線上課,還可以選讀很多勵志、催人奮進的好文章等。

      更重要的是,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遇到不懂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隨時可以通過手機查閱……于是感嘆:手機一直是我較得力的手伴。而且,這種利用手機當工具的習慣影響了孩子。孩子成績從以前的中下,逐漸升到現在的年級前十。

      這番話讓人頗為感慨。特別是較后一句話,更是一語道破天機。不是手機有什么問題,而是管理手機的“人”使用方法上有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很善于給自己找借口,把自己的不自律推給手機,把自己的不自律影響給了孩子。有時想想,把責任推給手機,就好像把腳崴了,怪鞋有問題。

      自己不好好利用智能高科技產品,不充分利用手機連接的豐富資源,去豐富自己,而是不停地刷朋友圈,甚至玩游戲打發時間,或者進行一些無用的社交,貪圖享樂,浪費大量時間和資源,虛度青春。

      記得馬東在奇葩大會上,有個觀點一針見血:很多人覺得手機誘惑多,其實我們應該從自身找問題,是我們自己不自律。沒有手機,難道我們就會變自律了嗎?只怕那個時候會玩著電腦游戲,或捧著言情小說,玩著能給我們帶來各種快感的替代品。

      說到底,手機的角色首先應該是工具。也有人把手機利用的非常好:公車上用手機背單詞的學生黨;下班后用簡書寫美文的上班族;一直通過手機在線學習充電的樂學者……都在利用手機給我們帶來的智能和便利,不斷開闊視野、充實自己、提升自我。

      人雖然是高級動物,也會經常發生外部歸因偏差,責怪別人誘惑自己。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會因為手機不在身邊而產生焦慮。但這不能說明手機毀掉了我們的生活。

      有些人就是會利用高科技、利用手機的智能化,較大限度地利用手機連接的各種資源,來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寧夏一名叫馬慧娟的農村婦女,就像無數個普通農民一樣,生活在田間地頭,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生活。

      但因熱愛文學,從她有了第一步手機起,就開始了文學創作,7年來她用壞了7部手機,寫出了近百萬余字的作品。

      手機成了她與世界聯絡的載體,她的作品被更多人關注。較終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登上了《我是演說家》的舞臺,收到了青年作家夢寐以求的文學殿堂——魯迅文學院的邀請。從而改變了生活軌跡,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所以,與其責怪手機毀掉了自己、毀了孩子,不如靜下心來想想,該如何用行動去影響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學習信息素養,讓手機為自己所用,充分發揮它的較大價值。

      人都有散漫的本性,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其實,很多孩子用手機玩游戲,是不知道手機還有更多功能可以為己所用,故此, 需要父母指導和引領。

      學會把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利用手機充實自己、提升自我,個人會進步更大、成長更快,不斷發現更好的自己。

      那么,大人和孩子可以怎樣更好地利用手機呢?

      手機可以用來閱讀,作為隨身圖書館

      閱讀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相比于書籍,手機更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閱讀,可以讓我們用大量碎片時間來學習。手機閱讀,不僅可以讀新聞、讀資訊,更可以讀各種有助于我們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電子書。

      如果孩子有讀書的好習慣,可以建議他使用一些手機讀書App,例如iBook、移動圖書館、掌閱等,上面都會提供大量有意義的書籍。

      用來聆聽,“聽學”可以解放眼睛。

      太長時間看手機容易產生眼疲勞。手機不僅可以用來閱讀,還可以用來聽。很多應用都是以語音形式來傳遞信息的,可以聽新聞,聽書,聽講座。眼睛累了,完全可以通過聽的方式學習。

      聽的好處是可以解放眼睛和雙手,無論你在做什么,都可以打開,一邊做事一邊聆聽。這樣能更充分利用時間來學習。

      看視頻、紀錄片,以及名人演講。

      手機視頻綜合了看和聽,讓信息更直觀,傳播更快。除了看書、看紀錄片,聽名人演講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式,現在國內外制作的紀錄片幾乎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學科體系、人文自然與社會風光,看紀錄片是一個認識世界、開拓視野的極佳方式。

      例如,《輝煌中國》《跋山涉水求學路》《奇幻海洋》《藝術的力量》。此外,還可以看一些國內外名人演講,有助于孩子拓展思維、提升觀念。

      可以嘗試更多App,了解更多前沿信息。

      手機學習,不僅僅是通過文字、語音和視頻,對各種新生事物的嘗試和了解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移動互聯網時間,很多新知都呈現在手機APP上,通過嘗試使用App,可以學到更多前沿東西。

      比如中學生,可以使用單詞App擴大詞匯量。如扇貝單詞、百詞斬、多鄰國等。這些App通常加入了語音、圖片、漢語等提示,使學習變得不再枯燥。此外,這些App通常是以循環記憶法進行記憶,使記憶更長久。

      更為重要的是,人類是通過接觸世界來提高判斷力的,而手機正是人體的有效延伸,使人變得更強大,更聰明,離創新與文明距離更近,較終提升應對挑戰的創造力。人類第一臺計算機每秒能進行5000次運算,但這個速度只有IPHONE手機計算速度的百萬分之一,相比之下,手機可謂算力爆表。

      在這個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的時代里,手機的使用也映射出人類思維方式同步升級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視的是其中蘊含的計算機思維。人類生活在小數世界中,孩子個體的格局與思維成長,必須要和人類文明的智能網絡有效連線,但過程中需要避免“可以用”與“不可以用”的線性處理方式,這需要家長具備更高的量級思維,去耐心教育和引導孩子,您認為呢?

    【報名信息】

     免費電話:400-8080-302

     聯系人:歐陽老師 手機: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師 手機: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szmg/200774.html
    咨詢電話:400-8080-302
     
    姓名: *
    電話: *
    性別:
    報讀年級: *
    驗證碼:
    咨詢電話: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郵箱:jiangyue2012@qq.com
    • 網址:www.fspmw.com
    • 合作:QQ 1064084825
    官方微信
    •  Anne.OuYang
    • 電話:17310788597
    • 微信:Anne8597
    官方微信
    •  Grace.Jiang
    • 電話:18017921033
    • 微信:jiangyue2046
    關于我們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電子郵箱:jiangyue2012@qq.com

    Copyright @ 2024 育龍國際學校網 www.fsp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滬公網安備31011702000679號
    滬ICP備13002341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