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課程中的語言課中,中文課是很受歡迎的。基本上80%的學生都選修中文,只有一小部分學生選擇西班牙語、法語、日語或韓語。國際學校的學生來自將近50個國家,面對如此復雜多樣的語言背景,IB課程的中文課又分為母語班和非母語班。在母語班和非母語班內,根據學生水平的高低,又分出標準班和高級班。
不要以為在這里,中文課就可以輕松拿下。的確,在這里不用背文言文,不用分段落、寫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但是老師會在不斷鞏固學生語言技能的基礎上,讓他們大量閱讀,并指導其進行文學賞析。
要求的閱讀范圍很廣,包括了文學名著、談美書簡、文學概論、名家散文、短篇小說、詩歌(古、現當代),戲劇、外國小說、翻譯作品等等。
下面某些國際學校11年級的閱讀清單:
1、翻譯作品(世界文學,長篇小說):《簡·愛》,《苔絲》
2、中國古典文學,精讀作:《今古奇觀》,《杜甫詩選》,《茶館》
3、按文學體裁編組的作品,同一文學體裁(文學慣用手法,文學創作手段)
《圍城》 錢鐘書
《家》 巴金,原名李堯棠
《怨女》 張愛玲
《邊城》 沈從文
4、學校自選作品
《戴望舒詩選》 戴望舒
《紅高粱家族》 莫言
《三毛散文選》 三毛
在閱讀作品后,學生會有一次口頭交流活動,對作品的文化和背景進行討論,然后要求寫出一篇“反思陳述”。
是不是很吃驚,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學水平不高,其實并不是這樣,國際學校以不同模式來給予學生必須的中文知識。所以,國際學校的中文對學生來說也是充滿挑戰的!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2659.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