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所國際學校的整體環境主要從三個方面出發,分別是學校環境、教學環境、文化環境。下面國際學校網小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國際學校的這三大環境。
學校環境
家長在選擇國際學校前首先要考慮學校的學校環境,學校的辦學規模,學校設備是否齊全,學習環境是否適合學生、是否安全、舒適、安靜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年紀小的學生,他們對學校環境有著更多的依賴,如果學校太吵,太危險,那么這樣的國際學校就不具備優質的學校環境,學校太狹窄,各種設備不齊全,學生很有可能缺乏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厭惡學習。因此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對學校環境進行慎重的考察才是上策。
教學環境
國際學校教育除了體現國際化以外更加注重教育模式的創新。學校多提倡遵循愛與尊重、身心健康、平等交流。很多國際學校都是通過跨學科、跨年級、體驗式、實踐式的學習方式,較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應用能力。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才能更加具備創造力。
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是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國際學校為了節約成本,聘用不合格的外教老師,這對學生而言存在很大的隱患。在學生心中,老師是非常圣神的職位,很少有學生質疑老師的觀點,因此教師的教育水平對孩子的學習有重大的影響。
學生在國際學校學習為出國留學做準備,這需要在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教育過程中獲得身體、意志和思想上得獨立,實現生命的成長的教學環境,國際教育應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特點,鼓勵孩子在具有自主性的互動參與中實現自我發展。如果沒有多元化的、個性化的教育,孩子的潛能將無法較大化開發出來。
文化環境
國際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環境體,擁有各國文化交流的基因。在學校能說英語、學習國外課程是一種國際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種國際化,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就只要求孩子會講英語,懂美國歷史,卻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甚少。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國際教育不應該放棄自己傳統的東西,全盤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營造一種平等交流、互相理解的氛圍。這樣國際學校的學生才不至于和中國教育徹底脫節。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733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