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區別于傳統學校的一點就是國際學校能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要著重考慮這一點。
選一所尊重和鼓勵孩子多元發展的學校
“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成為馬云、馬化騰這樣精英中的精英,但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像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說的那樣,成為‘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份子責任’的人。”
楓華教育集團副總經理劉金明老師介紹,中加楓華國際學校以“全人教育”為理念,奉行“多元化素質教育”,創設積極、寬松的學習環境。從馬術、擊劍、皮劃艇、高爾夫等特色體育課程,到70多個學生社團,再到貫穿全年的“萬花筒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以體育、藝術、人文三張“特色牌”,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不斷發現、挖掘和釋放自己的潛能,走出自己的成才之路。
上海美高雙語學校招生辦朱超云老師介紹,該校以造就“具有國際觀的各行各業的領導者”為培養目標,從9年級開始實行全選課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并配以相應的平臺、資源和服務。比如,“小李娜”在原來的學校總是難以平衡學習和訓練,來到美高雙語學校后,“一人一課表”解決了她多年的難題。此外,學校高中部目前開設16門AP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選擇面。
初中起規劃課外活動
“四個小孩分別是學生會主席、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颶風救助志愿者、橄欖球隊隊長。如果你是美國名校招生官,會挑選哪一位學生?”峰越教育咨詢總監Kiki老師出示《紐約時報》的漫畫,向家長們拋出問題。正當臺下的家長們莫衷一是時,她神秘一笑,給出答案:都要!
從事留學申請指導十余年的Kiki老師解釋道,美國大學實行“整體式審閱”,當學術水平達到基本要求后,拼的就是“分數之外”了。從申請的角度看,一個課外活動好不好,關鍵看“興趣與忠誠度”、“影響力”和“時間與項目管理能力”三個維度。美國高中為四年制,從9年級到11年級,學生分別處于課外活動的探索、認知與確定期,數量由多到少,較后確立一個“主活動”,而這一切必須基于嚴密的年度、月度乃至周計劃。
更多國際學校信息可點擊(國際學校網)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7755.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