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不僅要面試學生,還要考察家長,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比較好的國際學校對家長的要求更加嚴格!國際學校在考察家長時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考察:
1.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
家長是否對于自己的孩子有個清晰的未來期望,決定了這個孩子會變成怎么樣的一個人。而這一點是國際學校非常關心的,因為如果孩子從小處于一個“追逐利益”的教育熏陶中,那即是他的書面成績再好也不能表示他是個優秀的學生。
2.對于國際學校的認知
國際學校和傳統學校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同,這一點國際學校自己也知道,所以如果家長對國際學校非常了解以及認可的話,會增加孩子進校的成功幾率。而如果家長一味只是隨大流,只知道國際學校“高大上”,而壓根不了解它的話,會給面試官的印象大打折扣。
你究竟是不是一個“問題家長”,會不會被較好國際學校列入黑名單呢,在新浪博客上曾經有一名老師歸類了以下幾種家長,在送孩子讀國際學校的時候,要尤為注意:
1、把自己當成上帝的家長。有這樣心理的家長會把校長定位為客服經理,孩子變成了商品,這樣的局勢下是不可能有家校共建、同盟關系的。
2、“愛吃自助餐”的家長。這類家長抱著付了費就要吃到飽、吃到好的心態,要求學校提供諸如高爾夫球等各式課程。但教育歸根到底是公平的事,孩子不是每天被塞滿才有足夠的收獲,才對得起學費。
3、“天才的爸爸”或“天才的媽媽”。這類家長自己不是天才,但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天才。學校一點點不足都被看成耽誤孩子成為天才的殺手。學校時刻站在被告席上,面對他們的指責和質疑。
4、病人型家長。這類家長很焦慮,需要專家、校長、教育家給他開藥方,但自己卻不愿意去思考,喜歡問別人要答案。
5、奴隸型家長。這類家長把為孩子傾注的全部心血和期待都轉嫁給學校。但培養有情懷、有想法、有熱情的孩子,不只能靠學校,得靠一個家庭,大家一起才能做好。
6、奴才型家長。他們只認可西方教育,覺得藍眼睛、高鼻子的校長才可以給孩子國際化的未來。孩子的生涯規劃和對國際學校的認知非常重要,在孩子積極備考的同時,家長也應該不停給自己充電,這樣較好的國際學校才會對您的孩子打開大門。
更多國際學校信息可點擊查詢(國際學校網)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7797.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