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孩子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都比較忠實的一件事,教育孩子一定要把握好度,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1.犯錯就得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需要受到懲罰。
2.建立規則才懲罰
家長應該確立一個獎懲的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不能隨著情境或是心情而隨意變化。這樣,孩子就能夠明確犯哪種程度的錯誤后將受到什么程度的懲罰。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沖動而隨意懲罰孩子。
3.懲罰的“度”應適當
懲罰孩子是為了教育孩子,懲罰的“度”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若是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
4.懲罰方式可靈活多變
懲罰并不是只有打罵和罰站等傳統的做法,還有很多替換的懲罰行為。比如說,適當給孩子相應的家務,特別是對于不喜歡家務活的孩子,這種方法就更加有效了,不但教育了孩子,還同時讓孩子在懲罰中學習了。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5.懲罰必須及時
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系是密切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過去幾天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懲罰,孩子會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為何受罰。因此懲罰應及時,即發現孩子犯了錯誤之后,立即指出其錯誤所在和應該承擔的后果。
6. 罰了又賞較無效
家長教育孩子要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后,家長中的另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使懲罰失去作用。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8135.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