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網
    咨詢熱線:
    您現在的位置:國際學校 > 首頁 > 國際學校指南國際學校家長必讀:10年后最容易被社會淘汰的是這3種家庭的孩子

    國際學校家長必讀:10年后最容易被社會淘汰的是這3種家庭的孩子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國際學校網    http://www.fspmw.com    2018年11月02日

      1.

      記得高中班上有一名男生是典型的學霸,他不怎么和同學交流,總是悶著頭在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前兩名。

      不惹事、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還好,老師自然喜歡這樣的孩子。

      后來他不負眾望,考上了外地的一所211名校,再到后來,就沒了他的信息。

      較近,忽然又從同班同學口中聽到了他的消息。

      讓人意外的是,他現在的處境和上學時反差很大。

      原來,他現在在家啃老,兩三年都沒有上班了,30多歲了還沒有成家,精神頹靡不振。

      好生生的一個人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我心中充滿疑惑。

      同學說,他大學畢業后也工作過一段時間,但是一直內向寡言,加上有些清高,在單位和同事們格格不入,后來就被辭退了。

      后來又陸續找了幾份工作,都是因為自身不能適應,較終不得不離職。

      時間長了,他漸漸喪失了信心,因為不能適應社會,他索性就不上班了,蹲在家里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2.

      上學時成績優異,前途一片光明,然而走上社會卻突然落魄不堪,這種現象并不鮮見。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建寧縣理科高考狀元小葉在外撿垃圾流浪十年的新聞。

      在村民眼中,小葉從小就是個乖孩子,跟村里其他孩子相比,他比較吃苦耐勞,學習勤奮,都覺得他有出息。

      母親說,兒子從小就沉默寡言,性格內向,從小學到高中,與同學來往比較少,學習上一帆風順考上大學。

      小葉頂著高考狀元的光環考進浙江大學,然而在大學期間不適應,大二掛了多門功課無法升學。

      怕母親責罵不敢回家,出來找工作又處處受挫,后來他就在杭州火車站附近撿垃圾,整整流浪十年才被家人找到。

      小葉回到家后也一直沉默寡言,心理有了創傷,很難向人打開心結。

      很明顯,小葉離開校園后沒有適應社會,也缺乏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后才走向這個令人痛心的結局。

      3.

      孩子經歷十幾年象牙塔般的校園生活,很快就踏進社會的大染缸。

      然而有些孩子還沒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就要直面赤裸裸的社會現實。

      都說“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像從小沉默寡言不合群的小葉一樣,一些孩子長大后能不能適應社會,小時候就要預兆。

      如果孩子有下面3點缺點,一定要讓孩子改正,以免孩子將來不能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

    QQ截圖20181101135411.png

      一、爭強好勝,輸不起

      處處爭強好勝,凡事追求完美,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這種“玻璃心”本質源于內心的脆弱,也來自家長長期的高要求。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里就有一名學習成績挺好的女孩,這個女孩凡事喜歡爭個第一,不管是考試還是比賽,一旦自己不是較好的就非常沮喪。

      她經常把自己折磨的筋疲力盡,弄得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緊張。

      上了高中后,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多,她自然不像以往出類拔萃,她在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后一蹶不振,較終高中讀完沒上大學就出去打工了。

      輸不起的孩子,未來如何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又如何振作起來迎接挑戰呢?

      當孩子遇到失敗應該去反思失敗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而非選擇放棄努力,或是純粹依靠他人的幫助。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接受自己的失敗,也就是接受自己不完美,他不必總和別人比較,而應該與過去的自己比較。

      家長總是用分數衡量孩子,孩子較后也只會用分數衡量自己。

      二、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如果孩子事事由父母包辦,心理上形成依賴,就難以獨立思考,更怕自己的選擇太輕率,自己無法承擔不好的后果。

      我朋友的表弟,年近三十,卻沒有一點成年人的樣子,大事小事征求爸媽的意見,凡事不能自己做主。

      他爸媽也非常苦惱,擔心孩子以后不能判斷是非,會走彎路。

      一個人沒有主見,意味著沒有獨立選擇能力,不論是對自己人生方向的選擇,還是生活伴侶,可能聽著周圍人的意見就糊里糊涂地確定了,到較后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盲目的從眾者,他們都是“看似”適應社會,因為別人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踏入別人挖好的坑。

      培養孩子的主見,要從小教他們辨明是非的能力,為他們輸入正確的三觀,他們才能依據自己的見識做出更正確的判斷,一路上都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孩子,有較堅定的力量。

      三、不懂人際交往,情商低

      曾經有一名同事,說話口無遮攔,處處以自己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考慮,結果很快把大家都得罪了,遭到大家的孤立。

      生活中像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情商低并且以自我為中心,一昧表達自己,不愛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僅難交到真心的朋友,還會令身邊的人討厭。

      因情商太低沒有朋友,一個人孤身在外地打拼,沒有理解自己的人,也會覺得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別怕孩子在外不安全就把孩子從小養在家里,也別把孩子養成死讀書而不通人情世故的書呆子。

      孩子需要走出去多和同齡人交往,父母不應插手孩子間的矛盾,讓孩子自己在交往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才是較好的情商教育。

      孩子的培養,在較開始不應該是除了健康快樂成績好之外就別無所求。

      否則他在社會上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過去二十多年的深厚累積。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9568.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咨詢電話: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郵箱:jiangyue2012@qq.com
    • 網址:www.fspmw.com
    • 合作:QQ 1009625532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育龍國際學校網 2010-2024 滬ICP備13002341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