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上學好像從來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只需要出學費、參加家長會就可以了。但在國際學校卻不是這樣,家長要時常與國際高中校方交流,以更具體的形式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這一點在孩子較開始的入學面試時就可以體現出來。
在孩子參加國際高中入學面試的時候,國際高中的老師往往也會跟家長溝通,來一次“家長面試”,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家長方面的四個考察重點
家庭背景:從家庭背景、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方便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教育。
教育理念:學校與家長溝通,了解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理解程度,考察家長的教育理念是否與學校貼合。
教育程度:教育是學校和家庭雙方的事情,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也被不少國際學校重視。國際學校一般為雙語教學,家長會說英語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會很有幫助。
言行舉止:如果在家長面談中,家長給面試官留下糟糕的印象,即時孩子各方面都十分優(yōu)秀,入學也是無望。
中國的家長為何如此排斥家長面試
國際學校推行家長面試,很容易讓中國家長聯想到“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在中國社會一度是極為痛恨和要拋棄的。
家長抱著“我愿意交那么多學費,為什么還要面試我”的心態(tài),把自己和孩子的學習割裂開來。
國際學校的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存在很大區(qū)別,中國很多土豪家庭并不了解國際學校教學體系,怕自己面試不過關丟人。
中國國際學校為何要推行家長面試
很多家長對國際學校和國際教育存有誤解,學校必須通過面試家長了解家庭和學校的理念是契合的,否則在孩子的教育、未來留學升學的過程中都會存在矛盾與阻力。
比如很多中國家長認為,國際學校只是用于孩子申請海外大學的,其它方面與體制內學校無異。依舊以單一的成績?yōu)樵u定標準,孩子出去旅游、參加社團活動,有的家長都覺得是浪費時間。
之前小編遇到過一個帶著女兒面試某國際學校的父親,在家長和老師溝通的環(huán)節(jié),這位父親就提到:孩子物理和化學成績不太好,就干脆把孩子的舞蹈課和鋼琴班都暫停了。課余時間全都用來必須理化。
而這個父親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聽說,中國學生數理化成績好申請海外大學更容易。
為何要讓孩子一味“補短”呢?甚至為了孩子并不擅長的理化,而放棄了藝術。藝術修養(yǎng)在海外大學的升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這類例子還有很多,所以家長要在學校面試前,也要具體了解清楚國際學校與體制內學校的差異,還有國內教育和海外教育的不同點。
較后,請放寬心。
國際學校不會刻意為難真正為孩子著想、認真為孩子規(guī)劃的父母。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199664.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