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網
    咨詢熱線:
    您現在的位置:國際學校 > 首頁 > 國際學校指南國際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分享國際學校的十二個育人法則

    國際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分享國際學校的十二個育人法則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國際學校網    http://www.fspmw.com    2019年08月26日

      很多準備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都非常關心國際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就為大家分享國際學校的十二個育人法則。

      1、歸屬法則

      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父母的愛、家庭和睦很重要。不要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家長之間有矛盾經常爭吵也是不健康的環境。打罵孩子更屬于虐待,破碎家庭、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

      2、希望法則

      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不要對孩子喊:“你怎么這么笨”,“這么沒出息”之類的話語,換位思考,國際學校的老師就常夸獎孩子說:“干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類。這就是采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不要因為孩子一次的失誤或成績差就打擊他,讓孩子更加叛逆。

      3、力量法則

      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大人與孩子較勁斗強本來就不平等,勝利了也不光彩。但可以和孩子比賽一些他們擅長的具體項目,比如不以輸贏為目的的下棋等。不可采用與孩子賭氣、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激將法”是不合適的。

      4、管理法則

      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子不教,父之過”在哪里都通行,父母要記住自己的責任,既然把孩子帶到世上就要付出該付的責任。即使你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念全寄宿制的學校,也不能忽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5、聲音法則

      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傾聽他們的聲音,有同等的話語權,他們才會說出真實思想。如果長期忽視他們的心聲,長久以往他們會不敢對家長說真話,不愛與家長交流。任何粗暴打斷或嘲笑他們講話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表達能力而羞于在人前開口,也或許反之,令孩子非要不合時宜地插話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6、榜樣法則

      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家長檢點言行極為重要,除了家庭內的榜樣,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會關系和常去的場合對孩子的影響,交友也要慎重。對少年來說,同伴的影響超過家長,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往往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道路。要為孩子尋找和擴展新的健康友誼圈,家長要想法結識孩子的老師和同學家長,鼓勵孩子參與健康的校內外活動。

      7、求同存異法則

      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并盡量理解他們;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們會有很多不符合常規的幻想。其實這些正是童心的可愛之處,如果大人認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潑冷水,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國際學校課程反而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鼓勵孩子們表達,正面肯定他們的想法。凡是與孩子自己有關的事情,一定要先于孩子商量解釋,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見,也要讓他們覺得家長是征求了他們的看法的。

      8、懲罰法則

      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單純的懲罰是非常負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因此不提倡使用懲罰法。但不是不可以批評孩子,也可以采用適當的方式做些處罰。因為連孩子們都知道懲罰是負面的,千萬不要把一些應該做的正面事情當作處罰。

      9、后果法則

      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

      有時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煩或想做什么標新立異的事情,連成人都沒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對孩子橫加指責或阻止,這當然無法服人。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長、老師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與孩子談談,可以從后果的好壞開始,反過來解說該不該這樣做,曉之以理,孩子會明白的。

      10、結構法則

      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法律是社會結構穩定的保障家長先教育自己。教育孩子做到這點并不太難,法制教育融匯在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之中,孩子們從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線和法制底線,還往往會反過來影響家長。然而,因為中國社會沒有這么嚴謹的法制觀念,華人家長則需要檢點自己的言行習慣是否逾越了這些底線,如果不能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遵紀守法的榜樣,那么孩子也會目無權威,表現得無法無天無規矩。

      11、二十碼法則

      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這個“二十碼”是個象征,說明美國人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家長不必處處圍著孩子轉,你覺得是關心照顧他們,孩子們卻覺得家長控制得太嚴。也應允許孩子保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當然,家長還是要在二十碼之外注視著并隨時準備切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碼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12、四W法則

      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時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長看起來對孩子操心管制很多,可到時候卻不知道孩子的這些W,只有上面所有各條法則都做得差不多了,孩子才肯對家長說真話,家長也才能了解到這些W。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fspmw.com/wenda/200836.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咨詢電話: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郵箱:jiangyue2012@qq.com
    • 網址:www.fspmw.com
    • 合作:QQ 1009625532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育龍國際學校網 2010-2024 滬ICP備13002341號-19